抗裂贴职业打假利润丰厚,其实是社会之耻,折射出假货泛滥的悲催现实。查查王海历年来打假的名单,相信很多人都会震惊——这里边,涉及到那么多大名鼎鼎的品牌、耳熟能详的企业!原来,造假、售假并非路边地摊和网络“三无”小店的专利,有很多“浓眉大眼”的商家也在暴利的诱惑面前把持不住自己,干起了“坑爹”的勾当。虽然王海很现实也很坦承,公开宣称“打假和正义无关”、不惮于谈钱,但无疑,他的打假行为客观上还是起到了净化消费环境的作用,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。
王海不仅打了假货的“假”,同时还暴露了质量监管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。假如监管力度达到了,天下无假,所谓的“职业打假人”原本就不会出现,更遑论风生水起、大发其财了。于是问题又来了:王海们能发现的某些问题,为什么监管部门没能发现?是工作能力不强,还是责任心不足,抑或是存在其他更为严重的问题,例如“假打”、地方保护甚至蛇鼠一窝?消费者赤膊上阵亲自打假,即使获得了赔偿,也折射出几分无奈和悲哀。
就在上个月,网红主播廖某因涉嫌知假售假,在直播时被上海警方带走。警方初步查明,造假商家会支付高额出场费找廖某带货,目前,该案中已有41名嫌疑人被批准逮捕。廖某交代,其场均销售超过十万元,年收入上千万元。直播中她并不会关心自己带的货是真是假。
年收入上千万元,这得卖多少假货啊,这得坑害多少消费者啊,这得割多少韭菜收多少智商税啊。这样的直播带货,就是赤裸裸诈骗,就是明目张胆违法犯罪。对直播带货欺诈如果再不重拳打击,不知道会出现什么后果。最该关注的,是那几个名气很大,却屡屡曝出带货问题、涉嫌欺诈的所谓红人。该列入黑名单的就要列入黑名单,该绳之以法的就要依法处置,让其付出法律的代价。
辛巴所售燕窝被王海检测为糖水,是否属实先放一边,问题还在于:为什么又是王海出面检测?监管部门的责任心和工作效率,是不是有待进一步提高?